环球网报道,暑期鸡娃市场火爆,有家长晒出账单,已花费3万元。
环球作为人日的副刊,不方便的时候由环球出来说话也就不奇怪了。
(资料图)
大家都知道,中国人在鸡娃上的力度从来都是没有上限的,恨不得从胎教开始,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。
前面的双减啥的,现在已经不怎么提了,还是要以拉动消费为主的,在经济面前,什么别的都不重要。
人们愿意在鸡娃上花钱,并且这是不存在什么理性的,在刺激消费的大前提下,鼓励人们往愿意花钱的方面花钱还是没错的。
报道中的一句话值得深思,一位女士表示,“与其把钱存在银行,还不如把钱花在孩子身上”。
应该说这句话很是应景,事实上人们的操作是确实把钱存在了银行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再明显不过了,这也看得出来,它们急了。
报道中举的例子是温州,诸位都知道,这里是改开的前沿,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富裕地区,这里的消费到底有没有代表性还是很值得商榷的。
下面还来讨论一下鸡娃的话题。
应该说鸡娃我们从来都是有这个传统的,那种要做人上人的想法激励着人们往上爬,最后是不择手段。
得说这种“人上人”的认知和现代公民社会是相悖的,管理者也意思到了这一点,于是什么双减等等政策就出台了。
一纸政令的出台当然容易,但几千年来形成了认知哪怕是错误的想要改也是不容易的。
硬要改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料的。
为了公平而造成的新的不公平显而易见。
不让学校、老师补课的结果就是有钱的家庭继续花大价钱请家教,在鸡娃的道路上把起跑线继续无限扩大。
而普通人则是更加的无奈,没有了学校组织的补课,他们也请不起一对一的家教,只能是放任差距的近一步拉大。
在同一个赛道上,公平与否就看得很明白了。
对于有的地方禁止家教,这个明显就不具有可操作性,听说过变通吗?
做家政赠送家教的梗诸位都听过吧。
如果按以前来说,环球的这篇报道就是在制造焦虑,但现在就不同了,在消费躺平的时候鸡娃一下还是可以的。
在鸡娃的这个具体的问题上,虽然它的“初衷”当人上人就有问题,但这也并不是一时改得了的。
换个思路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长时间吃不饱肚子的人见了食物自然不可能做到均让。
长时间贫穷的社会自然也不会形成一个礼让的民风,
明白了这个道理,鸡娃的底层逻辑也就清楚了。
谁也不想做一个恶人,穷凶自然也就极恶了。
生活好了,大家都可以是大善人。
伴随着社会的发展,鸡娃自然也就消失了。
关键词:
质检
推荐